Hospital News
8月26日,回想起一個月前女兒心臟驟停的那驚心一幕,羅先生仍是心有余悸。心臟被稱為人體“發動機”,一旦停止跳動,身體的各個器官就會因缺氧而迅速衰竭,但14歲的花季少女小齊,在心臟驟停三個小時后,經救命神器ECMO的搶救,又奇跡般地恢復了心跳。
關鍵詞:“小感冒”釀出的大禍
7月26日,小齊(化名)與家人逛街出了一身汗,回到家后,小齊就出現流鼻涕、咳嗽等感冒癥狀,羅先生夫婦立即給小齊拿了一些感冒藥。“孩子半個月以前,也出現過感冒的癥狀,吃了藥就好了。”但這次,一樣的藥卻并沒有同樣的效果。第二天,小齊的病情持續加重,甚至出現反復頭暈,發熱、胸悶,嘔吐的現象,“感冒藥吃下去就吐出來,什么東西都吃不下,以前從沒出現過這種情況。”羅先生感到女兒這次感冒和以往不一樣。7月28日一早,他開車送女兒到當地縣醫院就醫,“當時她已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,我不知道感冒怎么變得那么嚴重!”剛下車,面色蒼白的小齊突然休克,被推進了醫院搶救室,當地醫院診斷為暴發性心肌炎,該病是心肌炎中最嚴重的一種,短時間內病情急劇進展,會出現心源性休克、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、嚴重心律失常等,病情惡化快,死亡率極高。
關鍵詞:心臟驟停3小時
搶救室外,羅先生夫婦收到了女兒的病危通知書,死神已經露出了猙獰的面目……
小齊剛進搶救室就出現反復室顫,血壓測不出,生命危在旦夕。醫護人員輪流上陣,高質量的胸外按壓、電擊除顫、靜推腎上腺素交替進行,患者心跳仍不能恢復。面對年輕的生命、命懸一線的危機,實施體外膜肺氧合(ECMO)治療幾乎是搶救這位花季少女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當地縣醫院緊急求助我院,接到通知后,我院醫院ECMO團隊迅速集結,救護車一路風馳電掣趕到當地開展緊急救治。
為了保證患者體內的血液循環供給不中斷,醫務人員一直輪流為患者進行心肺復蘇,盡可能地爭取寶貴的每一秒時間。
不到30分鐘,我院ECMO團隊就完成了ECMO的穿刺置管、預充、連接,小齊體內暗黑的血液被引出,經過ECMO機器人工膜肺氧合后變為鮮紅的血液再輸回身體……
很快,心電監護儀顯示小齊心跳逐漸恢復,血氧飽和度呈直線上升!
“醫生叫我進搶救室的時候,我看到女兒的眼睛能動了!”羅先生感覺抓住了一線生機。
此時,距離小齊心臟驟停已有三個多小時。
關鍵詞:360個小時的日夜堅守
ECMO的使用需要精準的判斷和嚴密的監護,否則極易引起并發癥,導致患者死亡。
為了保證小齊的生命安全,我院ECMO團隊將她接回了我院的重癥監護室。
重癥醫學科負責人楊宏亮回憶,在對小齊的搶救中,ECMO團隊多學科聯合,24小時專人值守,枕戈待旦嚴密觀察,可謂是“細致入微”,毫不懈怠,盡一切可能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。
ECMO操作監護記錄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各種數據,從設備的運行溫度到的到每小時的轉速、流量,從患者抗凝劑的使用到下肢循環的具體情況,每隔一個小時,都要更新一次記錄;同時,醫護人員還定期將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標發布到ECMO團隊的內部通訊群里,救治團隊根據病人的生命體征狀態實時評估,制訂下一步治療方案。
經過15天,360個小時的日夜堅守,小齊生命體征逐漸穩定,最終順利撤下ECMO設備,脫離生命危險。
關鍵詞:青少年群體尤要警惕
暴發性心肌炎發病率不高,但病死率高達80%。近兩個月,我院已連續收治了2例暴發性心肌炎患者,通過ECMO救治,兩名患者均脫離生命危險。
ECMO(體外膜肺氧合)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生命支持技術之一,被譽稱為重癥患者的“最后救命稻草”,是治療爆發性心肌炎的有效手段,如果治療及時,往往能夠起到力挽狂瀾的效果。
暴發性心肌炎各年齡段都有發病,但少年兒童及青壯年是好發人群,青年群體自以為年輕,身體不錯,很多小毛病“扛兩天”就能過去,但正因為年青人身體免疫強、抵抗力好,如果病毒性疾病沖破了自身免疫臨界點,病情就會出現大爆發,而暴發性疾病更易造成猝死。
暴發性心肌炎的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、早康復對改善患者預后極為關鍵。
專家提醒:少年兒童和青壯年在感冒的同時,如出現胸悶、氣急、心悸、全身乏力、無法平躺等癥狀,要引起警惕,及時就診。
0745-2232369(辦公室) | 2330239(醫務部) | 2232507(總值班) |
2280120(基層醫療服務部) | 2233210(急診科) | 2253301(門診部) |
2231190(健康管理中心) | 2235027(醫療投訴) | 2232369(行政監督) |